合理的桌椅無論在視覺上還是感覺上都能反映出它的舒適。課桌椅從外形看,由單一的形態逐漸過渡到升降式、連式等更符合人體工學的多種形態。而且,隨著青少年身高、體重的發展變化。國內外都存在課桌椅標準再修訂的問題,但也有不同,主要體現于課桌椅的擺放問題,相對國內的普遍整齊劃一,國外學生課桌椅的擺放則靈活多樣。 因此,結合“極限設計原則”和“平均尺寸原則”,重點從桌椅造型、材質、色彩三個方面進行設計。
1,桌椅造型設計遵循其使用功能,無論何種造型突破,都離不開兩個“面”的支撐功能,即椅面和臺面的支撐功能。課桌椅從外形看,由單一的形態逐漸過渡到升降式、連式等更符合人體工學的多種形態。而且,隨著青少年身高、體重的發展變化。國內外都存在課桌椅標準再修訂的問題,但也有不同,主要體現于課桌椅的擺放問題,相對國內的普遍整齊劃一,國外學生課桌椅的擺放則靈活多樣。 因此,首先,在桌椅的設計過程中,應圍繞這兩個方面進行造型設計。其次,考慮坐在椅子和椅背上是否能夠保持脊柱和身體之間的平衡,處于自然狀態,以便更好地適應人體的生理結構和特點。根據所收集到的人體測量數據,中國人的身體比例基本上是軀干較長,下肢較短。調查顯示,身高178 cm以上的男生約占18%,根據男生的平均身高將逐漸接近177 cm,趨于穩定。綜合標準高度為180.0 cm 1號課桌椅,標準高度為172.5 cm 2號課桌椅,重新給出一套課桌椅的大小,使課桌椅能夠滿足當前和未來學生的需要。
設計基于
座椅高度H4。適當的座椅高度應該保持大腿水平,小腿垂直,腳平放在地面上。座椅表面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人感到疲勞,所以座椅表面一般都是根據較低的數字來設計的。經測量統計,大學生胭脂平均身高431.15 mm,其中男生平均胭脂高度443.80 mm,女生平均胭脂高度418.50 mm,而男生人數較多,穿鞋后胭脂身高至少增加1 cm,座位高度確定為430 mm。
2)座位寬度b3。座椅表面的寬度應該符合臀部的比例要求,這樣人們就可以自由調整坐姿了。女性組的髖寬一般大于男性組,因此設計時應以女性尺寸上限為依據。然而,大學教室的座位都是排椅,因此座位表面的寬度應以兩肘之間的距離為基礎,從該距離確定座位表面的寬度應為450毫米。
3)座椅表面的有效深度為T3。根據人體壓力分布不均勻的原則,人體的主要重量應由臀部和坐骨結節承擔。正確的設計應依賴臀部的綜合支撐,腰部后部的支撐,以及座椅表面前緣與小腿之間的適當距離,以確保小腿的自由運動。通過測量,大學生髖窩平均距離為480 mm,座面有效深度為410 mm。
4)座椅表面的傾角和形狀。座椅平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稱為座椅平面的傾角。坐板的縱向曲線提倡采用水平“一”形,即前上弓,后下弓,以適應坐姿時的髖部曲線,同時,向前書寫可以適應大腿曲線。閥座表面傾角為2°~4°。
5)靠背的高度、寬度和傾斜角。課桌椅從外形看,由單一的形態逐漸過渡到升降式、連式等更符合人體工學的多種形態。而且,隨著青少年身高、體重的發展變化。國內外都存在課桌椅標準再修訂的問題,但也有不同,主要體現于課桌椅的擺放問題,相對國內的普遍整齊劃一,國外學生課桌椅的擺放則靈活多樣。 靠背的功能是保持脊柱在自然狀態下的放松狀態??勘吃O計的重點是腰部,靠背點與座面之間的高度確定為210 mm。這樣既能適當支撐腰部,又能使腰部自由轉動。背面的肩部可以設計為平面或靠近平面的大圓弧曲面。在座椅表面的上部和椅背的下部之間應有一個凹處或開口,以便在骨骼和臀部之間有一個適當的后凸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