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弓背、近視都是課桌椅惹的禍?
要解決這個問題,其實并不難。何偉建議,將中小學的課桌椅逐漸更換為高度可調節式的。一次性全部更換可能(maybe)成本過高,可以先更換那些需要更新的,其他桌椅可通過配加“增高墊”的方法解決。“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高,給需要的學生配置(deploy)相應高度的桌腳椅腳墊,這樣既不用更換桌椅,也能達到調節高度的目的,成本低廉,較易實施。”
據記者了解,早在2003年,國家質檢總局就頒布了《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標準》,根據不同身高確定了10類桌椅高度標準,各型號課桌椅高度跨度(釋義:泛指距離)為14厘米,其中最低為49厘米(小學低年級),最高為76厘米(高中)。學生課桌椅課桌椅這個概念的產生與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,當教育由師傅帶徒弟的一對一模式,逐漸向一對多的群體教育發展的過程中,老師逐步由簡單的帶徒弟解脫出來走向更加的專業化,教育也逐步形成了一個產業,在當今世界來講,教育更是提到了一個異常的高度,教育乃國之根本也。小學生桌椅要選擇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的產品。一般來說,兒童書桌的標準為長1.1~1.2米,高0.76米,寬0.55~0.6米;椅子椅面的高度為0.4~0.44米,整體高度不超過0.8米,基本上可以滿足學齡孩子的需要。但這個高度對于高中生來說,不太適合。若不想頻繁地更換孩子的書桌,就選擇能調節高度的升降式兒童書桌。假如學生身高130厘米,桌面應選擇55―58厘米,坐面高應選擇30―32厘米為宜。而且,質檢總局在《標準》中規定,一個教室應預置1-3種不同型號的課桌椅,矮的在前,高的在后。但何偉在部分城市調查發現,現在真正按標準配備課桌椅的學校很少,大部分中小學各個年級都使用同一型號的課桌椅,能做到按年級、按學生身高設置或調整課桌椅的學校寥寥無幾。即便部分使用可調節式課桌椅的學校,也未能真正發揮桌椅的“可調節”功能。另外,課桌椅舒適性差,一般課桌抽屜高約10厘米,可現在很多學生的書包厚達15―20厘米,根本無法放入,不少孩子只好把書包放在椅子靠背前,自己坐在椅子前半部,這必然會導致孩子的生長發育受限制。
實際上,桌椅“長不高”問題,已成了不少家長共同的心病。一位廣西賀州鐘山縣的網友發帖質疑(解釋:提出疑問),該縣教育局統一發放的小學生桌椅,桌子高度不到50厘米,椅子相對桌子又太高,長期坐著對孩子發育非常不好。家長有意見卻投訴無門,只能被迫使用。另一位家長稱,孩子身高這幾年長了三四十厘米,體重增加了二三十斤,但使用的桌椅高度卻一直沒變化。他質疑(解釋:提出疑問)孩子從二年級就開始的近視,可能(maybe)與桌椅高度不合適有關。
為進一步證實學生桌椅高度“一刀切”是否具有普遍性,《生命時報》記者隨后又電話采訪了江西某縣生源最好的兩家中學的教師,均被告知學校同一個班級的所有桌椅都是同一型號,高矮都是一樣的。其中一位周姓老師坦言,學生成績(score)是大家最看重的,桌椅只考慮(consider)是否整齊、美觀,從未考慮(consider)過孩子坐著是否舒服,對健康有沒有影響。一項針對上海市某中心城區32所中小學校課桌椅情況的摸底調查也顯示,按照國家《中小學校課桌椅型號與功能尺寸》(GB/T3976-2002)的標準要求,小學課桌椅不達標情況最為嚴重。小學完全符合率僅為19.06%,初中和高中分別為59.10%、62.64%。